香港藝術館: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2025 年 4 月,我參觀了香港藝術館參觀了特備展「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珍藏展是香港首個以兩位印象派巨匠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出 52 件來自法國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及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的國寶級畫作,其中 51 件作品首度在港亮相。
塞尚(1839–1906)屬後印象派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嚴謹的幾何構圖和突破傳統透視法聞名。他擅長透過靜物畫(如《蘋果與餅》)探索物體的結構與立體感,啟發了畢加索等立體主義畫家,為 20 世紀現代藝術奠定基礎。
雷諾阿(1841–1919)是印象派運動的靈魂人物,以柔和的色彩與光影捕捉見長,作品充滿溫暖的生活氣息,如《穿小丑裝的克洛德·雷諾阿》展現人物靈動的神態。其風景畫(如《根西海景》)融合古典與印象派技法,成為藝術史轉捩點。
兩人自 1860 年代結識後建立深厚友誼,雖畫作風格迥異(塞尚偏重結構,雷諾阿著重色彩),卻在藝術生涯中互相切磋。展覽特意分別以靜物畫、肖像與裸女畫以及風景畫比對二人的經典作品,將兩人同題材作品並列,凸顯它們之間的異同。










「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珍藏展同時展出畢加索的《大型靜物畫》與《披布裸女》,展現塞尚和雷諾阿兩位大師對立體主義與現代藝術畢加索的深遠影響。
展場設計了一個「法國火車月台」,讓觀眾登上「時間列車」,透過「車窗」上播放的影片了解兩位大師的創作地景及友誼軼事。
近年香港藝術館舉辦的外國藝術展覽都會同場引入本地的藝術作品,這次也沒有例外,展出本地藝術家賴筠婷的《日常細語》作品,以中國工筆畫重新詮釋靜物與肖像,連結東西方美學。